对于ospf中的虚连接来说,虚连接是指在两台ABR之间,穿过一个非骨干区域(转换区域——transit Area),建立的一条逻辑上的连接通道。可以理解为两台ABR之间存在一个点对点的连接。其作用是用于连接两个分离的骨干区域或将1个非骨干区域通过非骨干区域连接到骨干区域。
所谓的“逻辑通道”是指两台ABR之间的多台运行OSPF的路由器只是起到一个转发报文的作用(由于协议报文的目的地址不是这些路由器,所以这些报文对于他们是透明的,只是当作普通的IP报文来转发),两台ABR之间直接传递路由信息。这里的路由信息是指由ABR生成的type3的LSA,区域内的路由器同步方式没有因此改变。
若一个区域需要设置为虚连接,但是该区域中含有多个路由器时,只需在两个ABR上设置虚连接即可,并且对端router-id均要设置为ABR的router-id。当将一个区域设置为虚连接之后,该区域就“类似”和骨干区域形成一个共同的骨干区域。原先骨干区域里的路由信息到该区域的ABR时,会显示成区域内路由O,而非原来的O IA,然而,如果该虚连接所在的区域内有较多的内部路由器(非ABR)时,这些内部路由器上的路由信息的标志仍然按照虚连接之前的显示。由于区域内路由要优于区域间路由,这种变化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固定的路由信息,甚至产生非优路径。
下面是实验验证,拓扑如下:
![](/uploads/allimg/120719/1436411645-0.jpg)
将R6的loopback0 发布进area 0,R8的loopback 0发布进area 2,剩余的接口发布进area 1,将area 1区域 设置为虚连接。虚连接在R6和R8上设置。
设置虚连接之前,在R8上查看路由信息如下
1.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O IA 1.1.1.1 [110/21] via 23.1.1.2, 00:00:10, FastEthernet0/0
2.0.0.0/32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2.2.2.2 is directly connected, Loopback0
23.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C 23.1.1.0 is directly connected, FastEthernet0/0
12.0.0.0/24 is subnetted, 1 subnets
O 12.1.1.0 [110/20] via 23.1.1.2, 00:00:10, FastEthernet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