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暖水瓶煮饺子---肚中有货嘴里倒不出来。很形象的说明了一个问题,沟通很重要。同样是中国式的教育和思维,乃至国学中所倡导的一些观念,关于沟通,基本都是这样描述的:
“谨于言,慎于行”,“沉默是金”,“话多必失”,“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智若愚,大辩若讷”等等云耳。
可是到了现代,各种各样的励志书籍彻底颠覆了某些比较传统的观念,教你如何说话攻心,教你如何幽默,教你如何能说话办好事之类的速成图书,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选书的时候让人措手不及。但值得肯定的是,这些前辈们的经验真的适合自己吗?
信息时代,互联网的社交网站彻底颠覆了传统的交友模式,不知道唱山歌的妹子还存在不?信息发达了,随之而变的是人们的交际能力。沉默着更加沉默,外向者也逐渐沉默,因为能够及时回应并能够让我们感觉放松的是计算机同学。
简单的沟通技巧和原则还是应该具备的,小的可以总结为是:方法论。大处着眼就是:道。回归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境界。
前几年虐心的日子里,胡乱读了《周易》《道德经》《庄子》之类的国学经典著作,大致上还有儒家的《论语》《大学》《中庸》之类,大学四年下来,本专业的基础弄得七零八散。这些倒是懂了不少。大抵让我讲出来,估计要贻笑大方了。还是听听南怀瑾,傅佩荣这些国学大师的大家之言吧。总觉得自己在这些方面很牛逼,很能轻松的处理好说话与沟通,事实上,从这些著作里面找到的东西也无非是一些急于功成名就的简单道理罢了。
当年,身边真的很缺少能够与自己分享这些知识的人,总觉得高山流水觅知音,阳春白雪分吞声,有曲高和寡之意。所以,选择了沉默,选择了不想说,想说了却让别人感觉我在乱说,其实真的是在表达最真挚的情感。所以还是选择了让自己内心孤独的承受着孤独,这种孤独在现在看来也倒是一种享受。宁静致远,检以修德。之后认认真真的做自己的人,读自己的书籍,想自己的事情........也不乏一件乐事。现在才发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看来,身边要是有一个真正能够陪朕说说知心话的人该多好。说道这里想到了千古一帝康熙,康熙对最宠爱的容妃不得不废的时候,其实是下了狠心的,但是千古一帝,也只有容妃乃能真正懂得康熙的内心世界。康熙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真想和你说会话”。拥有万里江山,叱咤风云的皇帝,也难掩饰内心的落寞,后宫佳丽三千,前朝满堂朝臣,唯有一人才深得到他心,才算是知己。
工作了,实习了,总算如愿的实现了coding的事情,虽然现阶段还有些青涩,总觉得自己能够在这个领域里面牛逼起来,遇到了对的人,从来不想挂一个“我们是同事”的码,但又不能矫情的表示出些许的冲动,毕竟那还是个办公室。还是还得选择沉默,让自己的内心静谧着,还是做自己的事情,coding自己的codes.所以,给自己起了一个优雅的绰号就叫做“闷葫芦程序员”。权作自嘲一番。
真正的沟通是:80%的个人情绪的流露+ 20%的说话技巧。
还有就是,codes就是程序员和计算机沟通的语言和规则,试想一个闷葫芦程序员怎能写出优雅的代码呢,怎能写出让自己具有成就感的代码呢,说不出来,一定程度上表明思维没有拓展开来。而最本质的表达才能闲着最真诚的沟通,不用花枝招展的表达........让对方能够听懂即可,至于你说明白了,听着没有懂,那就是他的问题了,和你无关了。
就像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你一开口就让别人退三步,怎能还有后续愉快的畅聊呢。而和同事交流无非是要表明你要做什么,需要别人帮你做什么,或者要讨论什么,要表明什么。
但是到了会议时间,大家会表现的一个比一个低调,因为大家都懂:低调,低调,低调【拥着一些所谓的“Office潜规则”也好,深规则也罢】,霎时间都保持沉默,或者触摸着手机,发着微信,看着网页。Chinese Mian Zi is very important !因为每个人内心都藏在一个长不大的孩子,总想听到最好的夸奖。或者你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脑子里面在想些什么呢?这些很重要......就简单的用下面的Mindjet MindManager 来替我表达吧。还是少说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