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热衷于文字讯息胜于通话的人,会更严重
从Wayne's Michelle Drouin 的研究中发现,长时间使简讯或文字交流的人,重复发生幽灵震动的情况会更严重,同时也很容易影响到情绪。2008 年一项针对日本高中生的研究中发现,简讯与文字的互动很容易影响到高中生的情绪。
![](/uploads/allimg/120713/005KWQ1-4.jpg?1342082872)
▲美青少年热衷简讯日传60封.美国12到17岁的青少年去年每天平均传送60封简讯。(图片来源:vh1)
7.喜好社交或神经质的人,会是幽灵震动的重度患者
Wayne's Michelle Drouin 的研究中发现,喜好社交或神经质的两种人,都会是幽灵震动的重度患者。首先对喜好社交的人来说,为了维持与朋友间的友好关系,他们会不断的和朋友联系。无论是简讯还是通话,都会深深的影响到他们的情绪,相对的使用手机的时间比较长,期待回覆的情绪就越高涨,所以三不五时就会觉得手机在响(幽灵震动症候群)。
另外则是神经质的人,同样也会产生严重的幽灵震动现象,其原因与社交型人格不同,他们是担心自己的社交状况。担心自己没人缘或别人讨厌他,这时候手机的铃声或简讯提示声,对于他们的影响会更大。虽然同样是来自于手机的影响,但心境却大不相同。
8.少数的幸运儿
2012 年的新研究报告指出,较少使用简讯或文字交流的大学生,他们的专注力与学习能力,会比长期使用手机的学生更有效率。
9.幽灵震动不是什么伟大的研究
Wayne's Michelle Drouin 表示,幽灵震动现象并不是什么伟大的研究,这些研究数据都是请受访者,针对自我的现象做出评估,未来期待能透过大脑的检测,来做出更精准的研究数据来证明「幽灵震动」的存在与症状。
10.科学家也不确定,这是否算是一种病
2012 年研究人员正式将这个现象称之为:幽灵讯息症候群(phantom text syndrome)。不过,新的研究表示,未经过感知所产生幻觉,其实与病理有关。该研究人员表示,医院中的医生及护士尝试了解幽灵讯息症候群,是基于对疾病、异常状态的担心,也有可能是他们年纪大了。
不过,对科学家而言,他们则认为这不是一件大事,因为研究的过程是以大脑对于幽灵震动的反应为目的,所以不算是一种疾病。如果产生幽灵震动会让人感到困扰,那么它可能是一种疾病。反之这也可能是一般人跟手机之间的交互反应而已。
资料来源:mash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