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电脑用户都想要让自己的系统变快,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花了许多时间精力微调系统参数后,就算获得了几秒钟的速度改善(通常还不会有这么高),但实际使用时你真的感觉得出来吗?因此,与其花心力做这些不切实际的事情,不如回过头好好改善你自己Windows 操作系统的方法。
加速电脑的终极方法
今天要来讨论的,是如何让电脑变得更快的方法。一般我们讨论到电脑上的「快速」一词,脑中浮现的大概都是一些效能测试的时间数据。
狭义的速度,广义的速度
即使有时候在图表上看似很大的效能差距,现实生活中可能只是「几毫秒」的距离,但变快确实就是有变快。而这类让「效能加快」的方法,不脱下面几种优化方式:
买一台新电脑。
清理系统,调整系统参数。
使用效能比较好的软体。
但是,除了让「效能加快」外,其实还有另外一种方法可以达到电脑上的加速,那就是让「效率加快」。可以说狭义的速度指得是「效能加快」,而广义的速度则是说「效率加快」。
![](/uploads/allimg/120727/21440H324-0.jpg?1343376417)
▲测试数据虽然看起来漂漂亮亮,但换到实际的工作、游戏环境,有时候在现实世界确实就是只有不到一秒钟的差别。
成本与收获的对比
隔个几年买台全新配备电脑,可以让你明显感觉到速度变快;使用效能较好的软体,也可让你拥有更快的开启、操作速度。但是,再怎么追求效能,大多时候顶多就是达到「几秒钟」的差距,这已经是效能优化可以达到的最好境界。而如果是追求「效率加快」的话,却可以让你轻易达到「几分钟」以上的加速。
「效率加快」的方法是优化介面、简化操作、重整杂乱系统。要「看到」效率加快完全不需要显微镜式的数据测试,因为你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原本5个步骤的工作变成1个步骤、原本重复的动作变成自动化、原本难以查找的内容变成随手取得。对于追求让电脑更快的用户,除了注重效能加速,当然更需要注重效率加速;否则,就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效能就是拿来花的!
有时候,我们为了节省几秒钟的时间,会把硬体效能尽可能空在那里不使用,看这「清闲没事做」的硬体而觉得很开心。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就算拖慢几秒钟来花掉这些效能,但这时候执行的一些其他程式,却可以让我们的工作、操作更有效率,而工作更快完成,而后者节省的可能是好几十分钟。
那几秒钟的效能节省,牺牲几十分钟的效率最佳化,实在是划不来。所以我们应该打破旧有的电脑使用观念,与其追求测试数据,不如追求真正可以最佳化工作效率的方法。
今天开始,忘记系统优化软件
除非你是网管人员,要不然一般用户干嘛一直知道自己的网路流量有多少?CPU占用有多高?记忆体剩下多少?风扇有多快或温度有多高?等等这类资讯。电脑就是拿来用的,你用起来感觉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啊!干嘛看着一些系统数据自己吓自己?所以我自己是建议完全不要常驻这类系统分析工具,真的感觉电脑有问题时再拿出来分析即可。
而另外就是一些常驻的系统优化工具,例如记忆体优化等等,虽然我之前也有推荐过类似软体,不过我觉得那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的(例如你真的常常遇到记忆体不够用的情况),要不然一般用电脑时觉得很正常,那就不需要常驻什么系统优化了,老实说,真的要用得好是很费力但效果又不明显的。
用你的桌面整理常用档案
Fences 软体小档案:
版本代码:1.01